涂裝設備涂裝工藝平面布置圖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涂裝線的經營,其優劣的評價基準如下:
輸送鏈的有效利用率。在輸送鏈的全長中各工序所必須的長度所占的比列(輸送鏈的有效利用率)高,有效利用率就好,一般是80%~90%,85%以上的場合為優。
面積(平面)的有效利用率。涂裝生產線(涂裝車間)所占的面積中,各裝置所占必要面積的比例(平面有效利用率)高為優,一般為70%~90%,空地的活用很重要,不然成為不含物流線路和死角場所的場合就多。
涂裝設備空間的有效利用率。參觀涂裝線,常見噴漆室、烘干室下空間寬暢的場合較多。
在涂裝車間空間中各裝置的容積所占比列(空間利用率)一般是40%~70%,空間多的場合,不僅提高了建筑物的造價,也成為在涂裝車間內產生不必要的氣流、能源損失、涂裝塵埃缺陷等的原因。
高溫區集中化(水分烘干室、油漆烘干室同屬高溫區)。
涂裝室作業性、被涂物與人流的關系良好(暢通)。例如,通過平面布置,盡力提高噴漆室的有效利用率,減少噴漆室空運轉時間。在大量流水式的生產線上要克服“大馬拉小車”的現象。應充分利用作業面、噴涂工位數和生產節拍時間來選用長度合適的噴漆室。另外,在生產節拍時間長的場合,通過精心設計改變生產方式和平面布置(如優化輸送被涂物的方向和方式)來提高噴漆室的有效利用率。
輔助裝置的配置。涂裝生產線的輔助裝置由純水裝置、噴涂裝置、脫臭裝置、掛具脫漆裝置、熱水鍋爐等。也可理解為涂裝車間空間有效利用率,利用50%左右的空間,下工夫配置在主設備附近。
不同涂裝方式工藝平面布置圖比較。上述工藝平面布置圖設計是最一般的懸掛式運輸鏈的連續流水涂裝線,隨采用的運輸方式和被涂物的裝掛方式不同,工藝平面布置圖會產生大的變化,因此應多方案比較。